投資亮點

Wah Lee news
/ 華立最新動態 / 投資亮點
  • 2022.03
  • 華立迎向電池材料黃金時代 帶動出貨倍數增長

    高科技材料設備供應商華立, 2月自結合併營收達52.04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15.0%,刷新歷年同月營收記錄;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達到124.69億元,較去年同期揚升20.3%,同步締造史上新高。在5G、AI、高效能運算、電動車新興科技引領下,華立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關鍵耗材、5G高頻基板及IC載板製程用高解析度乾膜、3C與車用高機能工程塑膠及光電顯示器用的材料與IC出貨動能強勁,推升業績維持高檔。

     

    電池被喻為新世代的石油,各國佈局在地化生產不遺餘力。依據調研機構推估,自今年開始到2030年,動力電池都將呈現供不應求的榮景。加上去年電動車銷量年增長達109%,形成產能排擠效應,讓全球的車廠、儲能商及3C品牌商紛紛投入電池搶奪的行列。

     

    近年華立積極經營台灣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商,成功導入日本大廠的隔離膜,客戶去年開始動工興建台灣首座超級電池工廠,主力生產高階、高容量、高充放電功率的三元電池,在知名高階家電品牌及超跑市場的電池供應具有關鍵地位,華立鋰電池相關材枓業績至2月底較去年同期勁揚兩倍,未來銷售量也將隨客戶擴廠而持續放大。

     

    目前上游電池材料廠所需的各礦產原物料大漲,華立在對岸適時切入電池正負極等原材料的供應,去年順利通過認證並於第四季開始放量,搭上去年下半年開始延燒的電池荒,在終端應用電動車、電動工具及儲能等強勁需求帶動下,今年第一季在當地的電池材料上游原物料營收亮眼,展望全年出貨量將呈現數倍的成長。

     

    303全台大停電及政府在全力發展再生能源的當下,儲能系統的建置顯得格外重要。華立近年大力投入綠電產業,跨足太陽能電站的設立,到去年底併聯發電容量累積達54MW,貢獻減碳排放量35,000噸。而儲能是綠能最後一哩路,依台電規劃至2025年,國內儲能建置需達1,000MW,華立嗅到此龐大商機,全力搶進儲能設備的經營,今年有多座案場在進行中,可望為全台用電的穩定性貢獻心力。